2020年6月30日 星期二

最近的規劃

目前有一些要學習,關於CCIE,就目前來看走向不是主力,很大機會拋掉,但CCNP是已經洗下頭,所以一定會去考到手。

所以關於CCNA跟CCNP的學習是一定會完成的,弄完之後,半年維護,跟原計畫是一樣的。

看了很多文章,但心裡也沒有底到底真的會遇到怎樣程度?還是誇張了點?我看事情是很淡的,所以不一定會有那麼深的感受。如果我是客戶,一定是很要求,想著錢砸下去了,給我弄好就是了。

走SI,會不會是我一輩子的路?不好說,到三十歲以前的境遇,才會決定之後的方向,現在還沒發生,所以也不會太過擔心。

比較希望有機會能去接觸大型建置案件,我覺得這算是「成就感」。有辦法去應需求去建網路,有很多領域都要跨足,還要領導其他人跟部門,那是不簡單的事,獨當一面。

先不要想那麼多,有一些抉擇要做,以下倒是有比較明確的目標。
1. 英文口語對談,終結我英文不好的惡夢,我超級討厭這種沒自信的感覺。
2. 把CCNP考完,但應該不會放在主力學習,分配時間少一些。
3. 學習Linux,許多設備系統使用Linux,筆電買好一點,開虛擬機玩。
4. 精美這個blog,或是轉到wordpress上,多寫一點學習歷程,台灣在這一塊實在欠缺。

三十歲之後看要不去上個在職專班,把學歷弄得好看一點。

走軟體雖然薪資高,不過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切入,但軟體給我的印象就是練會了,就很難再有所突破,功績也很難去讓一般人能理解,如我寫了XXX軟體。如果走網路建置,有能力接越大,成就感越大,當然這很吃個人本事,把事蹟拿出來說嘴,像是哪家單位的網路是我家建的,大家也比較好懂。

成就感跟$$,在我心中的份量,似乎不是$$明顯勝出。

經過第一次面試的洗禮,漸漸也不是那麼畏懼工作,大學四年也壓根沒有想過那麼多,我覺得是那時欠缺環境,就沒有說可以那麼完美地在那時候就走在路上。畢業後兩年的空窗,其實找回了單純認真的態度,也把一些相當實用的雜技點好,效益可能在四十歲的時候才充分體現。

關於「菁英」這兩字,也在一些公司自介中看見,菁英到底是甚麼?很厲害?學習能力厲害?又還是很自傲?菁英如果是別人給的,那沒話說,但如果是自己貼自己「菁英」標籤,那會是一個怎樣的文化?我覺得這可能會聚集二種性質不同的菁英,一種讓你得到很大的幫助、正向的,另一種讓你痛苦、自卑的。我想在,也只能在第一種,第二種的光一眼就知道,也不會想去。

對我來說,個人傾向致力「去菁英」化,要表現得和藹可親,也不會歧視任何人。菁英一詞只能由別人對自己的能力讚賞,或是成績單上是 top 10 去說服人。每次我想說自己是專業,都覺得很心虛。擅長也不知道是什麼,因為沒有一個公用的衡量標準,沒有比較,感覺很像嘴砲居多。